(1)交通特性。包括车辆特性;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特性,主要指他们的心理因素、生理因素和反应能力等;道路特性,如道路的数量、质量、道路增长速度与交通量增长速度的关系等;交通量;汽车行车速度;道路通行能力等。调查研究这些交通特性,是为了揭示交通规律,据此编制交通规划,设计道路线形和实施交通管理。
(2)交通规划。在调查研究交通现状,预测未来的人口、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对交通的需要的基础上,制定交通规划。它是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(3)交通流。即车辆在道路上连续行驶形成的车流,可用流量、流速和密度(道路单位长度上含有车辆的数量,单位是辆/千米) 3个参数来描述。研究道路交通流的运行规律,可用于分析道路和各种交通设施的使用效果,并提出改进措施。
(4)道路线形设计。包括道路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、道路交叉口、道路景观、道路出入口和道路渠化设计。设计方针是保证行人和车辆安全、畅通。
(5)交通管理。研究如何采用一系列手段正确处理交通中人、车、路三者间的关系,保证交通安全,减少交通公害。
(6)交通安全。研究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及产生原因,从而提出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。
(7)交通公害。指机动车辆排放废气和产生噪声及振动而造成的对公众的危害。研究防治公害的措施日益受到重视。
(8)交通节能。包括节能汽车的试制,省油的几何设计研究等。
交通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基础。目前,我国公路、铁路和市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,到2015年前后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地铁线路,总长2259.84公里,总投资8820.03亿元;到2020年,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,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0万公里;另外,城际铁路和轻轨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交通形式。